⑴、基层处理:将基层表面的碎混凝土及杂物清除并冲洗干净,不得有油污、浮土。 ⑵、找标高作灰饼:用水准仪在坝顶栏杆上每10m测出+50cm标高控制线,往下量测出磨石面层的标高,弹在坝顶栏杆上。 ⑶、抹找平层砂浆: ①、根据栏杆上弹出的水平线,留出面层厚度抹1:3水泥砂浆找平层,为了保证找平层的平整度,先抹灰饼(纵横方向间距1.5m左右),大小约8~10cm。 ②、灰饼砂浆硬结后,以灰饼高度为标准,抹宽度为8~10 cm的纵横标筋。 ③、在基层上洒水湿润,刷一道水灰比为0.4~0.5的水泥浆,面积不得过大,随刷浆随铺抹1:3找平层砂浆,并用2m长刮杠以标筋为标准进行刮平,再用木抹子搓平。在找平层铺设时,每隔6m留设一条伸缩缝,缝宽为2cm。 ⑷、养护:抹好找平层砂浆后养护24h,待抗压强度达到1.2Mpa,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。 ⑸、弹分格线;根据设计要求的分格尺寸,计算好周边的镶边宽度后,以十字线为准可弹分格线,应考虑伸缩缝的留设。如果设计有图案要求时,应按设计要求弹出清晰的线条。 ⑹、镶分格条:用小铁抹子抹稠水泥浆将分格条固定住(分格条安在分格线上),抹成30°C八字形,高度应低于分格条条顶4~6mm,分格条应平直(上平必须一致)、牢固、接头严密,不得有缝隙,作为水磨面层的标志。伸缩缝位置用2 cm厚的刨光木枋条进行分隔。另外在粘贴分格条时,在分格条十字交叉接头处,为了使拌合料堵塞饱满,在距交点40~50mm内不抹水泥浆。分隔条采用铜条时,应预先在两端头下部1/3处打眼,穿入22号铁丝,锚固于下口八字角水泥浆内。镶条后12h后开始浇水养护,最少2d,在此期间房间应封闭,禁止各工序进行。 ⑺、拌制水泥石子浆: ①、水泥石子浆的体积比宜采用1:1.5~1:2.5(水泥:石粒),要求配合比准确,拌合均匀。 ②、各种颜色的水泥石子浆在使用前应拌合均匀。 ⑻、涂刷水泥浆结合层;先用清水将找平层洒水湿润,涂刷与面层颜色相同品种的水泥浆结合层,其水灰比宜为0.4~0.5,要刷均匀,亦可在水泥浆内掺合胶粘剂,要随刷随铺水泥石子浆,不得刷的面积过大,防止浆层风干导致面层空鼓。 ⑼、铺设水泥石子浆: ①、水泥石子浆的面层厚度,除有特殊要求的以外,宜有12~18mm,并应按石料粒径确定。铺设时将搅拌均匀的石子浆先铺抹分格条边,随后铺入分格条方框中间,用铁抹子由中间向边角推进,在分格条两边及交角处特别要注意压实抹平,随抹随用直尺进行平度检查。如局部地面铺设过高时,应用铁抹子将其挖去一部分,再将周围的水泥石子浆拍挤抹平(不得用刮杠刮平)。 ②、几种颜色的水泥石子浆不可同时铺抹,要先铺抹深色的,后铺抹浅色的,待前一种凝固后,再铺后一种。 ⑽、滚压、抹平:用滚筒滚压前,先用铁抹子或木抹子在分格条两边宽约10cm范围内轻轻拍实(避免将分格条挤移位)。滚压时用力要均匀(要随时清掉粘在滚筒上的石粒),应从横竖两个方向轮换进行,达到表面平整密实、出浆、石粒均匀为止。待石粒浆稍收水后,再用铁抹子将浆抹平、压实,如发现石粒不均匀之处,应补石粒浆再用铁抹子拍平、压实。24h后浇水养护,同时将伸缩缝位置的木枋条拆除,然后用沥青砂浆进行嵌缝。 ⑾、试磨:一般根据气温情况确定开磨时间,温度在20~308C时5~7d即可开始机磨,过早开磨石粒易松动;过迟造成磨光困难。所以需进行试磨,以面层不掉石粒为准。 ⑿、粗磨:第一遍用60~90号粗金刚石磨,使磨石机在地面上走横“8”字形,边磨边加水(如面层养护时间太长,可加细砂,加快机磨速度),随时清扫水泥浆,并用靠尺检查平整度,直至表面磨平、磨匀,分格条和石粒全部磨出(阴角处用人工磨成同样效果),用水清洗风干,然后用较浓的水泥浆(与面层颜色相同)擦一遍,特别是面层的洞眼小孔隙要填实抹平,脱落的石粒应补齐。浇水养护6~7d。 ⒀、细磨:第二遍用90~120号金刚石磨,要求磨至表面光滑为止。然后用清水冲净,满擦第二遍水泥浆,仍注意小孔隙要细致擦严密,然后养护2~3d。 |